一区二区久久精品国产成人影院|久久久久亚洲女同一区二区|欧美动漫骚视频一区二区|国产亚洲欧美在线综合

首頁 | 品牌聲明 | 網站建設 | 網址導航 | 加入收藏
 
當前位置:農業(yè)網首頁 > 農業(yè)資訊 > 市場評論 > 國內高粱產業(yè)發(fā)展趨勢與動態(tài)
國內高粱產業(yè)發(fā)展趨勢與動態(tài)
農業(yè)網   時間:2019/4/3 10:54:00  來源:山西農民報  閱讀數(shù):424

  高粱是世界第五大禾谷類作物,分布在120多個國家和地區(qū)。我國常年播種面積70萬公頃左右,約占世界播種面積的1.5%,但單產水平約是世界單產水平的2倍,總產量約占世界的6%。

  一、我國進口高粱情況

  2012年以前,中國高粱每年進口不到10萬噸,而2013年突增到108萬噸,之后逐年增加,2015年達到頂峰1070萬噸,之后逐年降低。結合近幾年高粱進口數(shù)據(jù)分析,原因主要是國內玉米臨儲政策的實施和取消。

  自2007年我國東北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(qū)實施玉米臨時收儲政策以來,國內玉米價格一路上漲,2015年上漲到約2.4元/公斤。受玉米價格的影響,玉米飼料成本隨之上漲,而高粱作為玉米飼料替代品,同時實行非配額管理政策,所以造成了2012年以后高粱進口量逐年增加。2016年,長達九年的玉米臨時收儲政策退出歷史舞臺后,玉米價格受市場調節(jié)而降低,購買成本因此降低,隨之高粱的進口逐年減少。2018年高粱進口365萬噸,約是2015年的1/3。

  二、國內高粱價格變化

  2018年國內高粱價格先漲后降,新糧上市之前,價格小幅度上漲,總體穩(wěn)定,新糧開秤價較低,與2016年基本持平。

  3月前后高粱市場穩(wěn)定,4月初糧價有所上漲。此期間主產區(qū)貨源一般,多數(shù)農戶手中余糧不足,高粱多集中在經銷商手中,小部分地區(qū)余糧尚可;經銷商以質定價,按量收糧;酒廠抵觸高價,采購量有所減少,個別酒廠陸續(xù)少量備貨,市場實際成交量一般。3月前后,吉林省白城市優(yōu)質紅高粱毛糧收購價為2.4元/公斤,黑龍江大慶地區(qū)為2.4元/公斤,遼寧建平為2.48元/公斤,河北黃驊為2.5元/公斤。

  5—7月,國內高粱價格總體穩(wěn)定,短期內小范圍震蕩。總體表現(xiàn)農戶余糧不足,糧商謹慎去庫存;酒廠需求不大,市場交易不快;由于國內高粱價格低且成本高,個別酒廠開始采購進口高粱。期間黑龍江大慶紅高粱毛糧收購價為2.52—2.60元/公斤,吉林白城紅高粱毛糧收購價為2.56—2.60元/公斤,遼寧建平紅高粱收購價為2.60元/公斤,內蒙古通遼毛糧收購價為2.56—2.60元/公斤,各地區(qū)總體較平穩(wěn)。

  8—10月,全國高粱陸續(xù)上市。貴州、四川地區(qū)高粱多以訂單種植,價格較穩(wěn)定。8月中旬河北黃驊新季紅糯高粱毛糧為2.5—2.7元/公斤,貨源較少,有價無市,8月底為2.0—2.1元/公斤,干糧冀2號為2.6—2.8元/公斤,紅茅粱6號為2.6元/公斤,紅纓子為4.4元/公斤。9月下旬,遼寧建平、內蒙古敖漢、內蒙古通遼新季高粱零星上市,遼寧建平毛糧收購價為1.94—2.10元/公斤,紅纓子凈糧收購價為5.6元/公斤,市場不快。10月上旬,大部分地區(qū)高粱零星收割,湖南部分地區(qū)糯糧為3.2—3.4元/公斤,紅纓子為5.0—5.6元/公斤,量小,部分本地用,部分銷往貴州、四川。10月中下旬黑龍江高粱陸續(xù)收割,紅高粱收購價為1.7—1.9元/公斤,凈糧走貨價約2.1元/公斤。

  進入11月和12月,高粱主產區(qū)價格以穩(wěn)定為主,價格基本持平。2019年2月,東北地區(qū)黑龍江省容重700的毛糧收購價為1.50—1.56元/公斤。

  三、2019年高粱產業(yè)發(fā)展趨勢

  據(jù)2018年國內高粱新糧開稱價格較低且基本與2016年持平,同時根據(jù)2017年的高粱新糧開稱價格較高的情況,預計2019年高粱收獲時的開稱價格為1.90-2.2元/公斤。

  受2018年高粱價格較低的影響,2019年高粱種植面積將有所下降,預計低于2018年,也因此秋收后,高粱總量降低,價格會有所提高。另外2019年1-2月的高粱價格較低,同時進口高粱價格與國內高粱價格持平且進口趨勢再減少,這些情況反映出2019年高粱種植面積減少和后期價格上漲。因此,建議種植戶看緊行情、理性種植。

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微信掃一掃: 盡“掃”天下農商情

農業(yè)網編輯:agronetzhumengquan首頁 打印 字體 [ ]

轉發(fā)到:

版權與免責聲明
①本網注明“稿件來源: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”的所有文字、數(shù)據(jù)、圖片和音視頻稿件,版權均屬“ 農業(yè)網”(Agronet.com.cn)所有,任何企業(yè)、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(xié)議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。凡經本網協(xié)議授權,在使用時必須注明“稿件來源: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”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②本網未注明“稿件來源: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”的文/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,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“稿件來源“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如擅自篡改為“稿件來源: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”,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,請及時與我們聯(lián)系。
③因互聯(lián)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,本網無法及時聯(lián)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,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“農業(yè)網”(Agronet.com.cn)聯(lián)系。
本站所用的字體,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,請告知我們 service@agronet.com.cn,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