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(fā)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是實現鄉(xiāng)村振興的重要保障,山東省青島市萊西市積極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,“盤活”農村集體經濟,讓資源變資產,讓資產變資金,讓農民變股民,讓更多農民享受到改革紅利。截至目前,全市861個村莊全部完成集體產權制度改革,農民成為集體經濟股東,累計分紅590萬元,改革紅利也將不斷釋放。
“為救李郎離家園,誰料皇榜中狀元……”在水集街道北莊村戲迷俱樂部,票友們正在唱著黃梅戲。這樣的變化正是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帶來的紅利。水集街道北莊村村民趙愛玲告訴記者:“產權改革后,村里給我們建了這樣一個戲迷俱樂部,這個俱樂部有二三十號人員,每周一三五來活動,唱一唱,樂一樂,感覺很幸福。”該村將集體資產量化到全村500多戶1700多位村民,村民變成了股民,每年都能參與集體分紅。同時,村里還辦起了服裝加工企業(yè),村集體每年能收入200多萬元。水集街道北莊村黨支部書記曲志告訴記者:“我們村有門面房、企業(yè)每年有盈利,我們村將這些都進行了產權制度改革,每人一股,每年給村民發(fā)放兩季的福利,剩余資金用于村莊的建設發(fā)展,對設施進行改造。”
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基礎是農村集體資產的清產核資。目前,全市861個涉農村(居)已經完成清產核資工作,累計清查核實農村集體資產25.62億元,清查核實集體土地218萬畝,徹底摸清了農村集體經濟的“家底”。
增加集體資產,每個股民的分紅才會增加,水集街道水集二村利用區(qū)位優(yōu)勢,不斷發(fā)展壯大集體經濟,發(fā)展各類市場7個,每年村里都會從村集體收入中拿出部分資金,作為福利發(fā)放給村民。水集街道水集二村黨支部書記姜殿平說:“道,市場賺到錢,還給老百姓一部分福利,我們又購置了一部分資產,讓資產不斷壯大,現在我們的總資產是3.6個億,每年集體純收入在3000多萬。”
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事關農民利益,萊西市將實施推動村級集體經濟發(fā)展三年行動計劃,引導和鼓勵村級集體經濟組織采取強強聯合、強弱對接、混合所有制發(fā)展等辦法,盤活用好集體資金資源,發(fā)展壯大新型農業(yè)經營主體,促進其帶動小農戶和現代農業(yè)發(fā)展有效銜接,從而讓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邁上新的臺階,釋放更多促進鄉(xiāng)村振興的新動能。通過開展農村集體經濟發(fā)展百村試點,支持100個經濟薄弱村通過盤活資源、發(fā)展特色產業(yè)等發(fā)展壯大集體經濟,集體經營性收入達到300萬元以上;到2020年,全市基本消除集體經濟空殼村,集體經營性收入3萬元以下的村實現收入翻番,讓更多農民享受到改革帶來的紅利。
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微信掃一掃: 盡“掃”天下農商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