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区二区久久精品国产成人影院|久久久久亚洲女同一区二区|欧美动漫骚视频一区二区|国产亚洲欧美在线综合

首頁 | 品牌聲明 | 網站建設 | 網址導航 | 加入收藏
 
當前位置:農業(yè)網首頁 > 農業(yè)資訊 > 國內綜合 > 合肥肥西路網暢了 產業(yè)興了(圖)
合肥肥西路網暢了 產業(yè)興了(圖)
農業(yè)網   時間:2019/1/9 11:23:00  來源:安徽日報  閱讀數:351

農村公路

  66歲的巫英平面孔黝黑,一看就是那種辛勞大半輩子的莊稼人。“以前干得再多,日子也過得緊巴巴的,種點水稻、油菜除了保自己吃,一年純收入不到2000塊。”1月3日下午,老人一見到記者就打開了話匣子。

  巫英平老人是安徽合肥肥西縣銘傳鄉(xiāng)楊店村童小郢組村民。這個村東連風景秀麗的紫蓬山,西接當地的磨墩水庫,雖然山水相連,一派靜謐恬淡的田園風光,但前些年還是一個不為人所知的貧困村。全村共有3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,巫英平就是其一。

  脫貧攻堅戰(zhàn)打響后,這里被接入安徽合肥肥西縣日益完善的農村公路網,2300名村民的生活有了明顯改善。“說黨和政府好不是夸,水泥路修到我們家”,這已經成了近兩年流傳在當地農民中的一句順口溜。“在村扶貧工作隊的幫助和支持下,我家養(yǎng)起皖西大白鵝,一只鵝能賣200多元,今年光賣鵝就掙了8000多塊。”老巫樂呵呵地說。

  村路通了,車能開到每家每戶門口,農民脫貧致富的機會多了起來。楊店村*書記王虎是合肥市交通運輸局選派的駐村扶貧干部,在他看來,楊店村雖然離省城不遠,但過去交通極為不便,從合肥到這里要轉三四趟車,*后還要走一段泥土路才能到各家各戶。除了種糧食,其他特色種養(yǎng)產業(yè)銷路難找,農民不敢嘗試。以養(yǎng)蠶為例,現在農村公路通往每家每戶,農民自己收獲蠶繭后,可以用三輪車送到離這里不遠的絲廠去,這樣大家的積極性都被調動起來。

  “養(yǎng)蠶每年也能掙上萬塊,我和老伴兩個人,一年收入有兩萬塊,現在不光是脫貧了,手頭還越來越寬裕了。”巫英平說。如今,老人只要一出門辦事,就會騎著自己家那輛電動三輪車,既拉貨,也能拉上老伴去集鎮(zhèn)上購物。

  推動農村公路網向自然村和村民組延伸,是我省2018年啟動的“四好農村路”擴面延伸工程的主要建設目標。3年內全省計劃建設6.5萬公里通往自然村的公路,補齊一批“末梢路”,打通一批“循環(huán)路”,建設一批“產業(yè)路”,使全省基本實現村民組通硬化路。去年已經完工近7800公里,今年內將確保完成3萬公里年度建設任務。

  “干線公路和城市道路建設一直強調形成干支相連、互聯互通的路網。如今,農村公路也要成網才能*程度發(fā)揮效益。”肥西縣交通運輸局局長張福權說,肥西縣是“四好農村路”全國示范縣,近年來的建設重點就是提高農村公路網化相連、互聯互通水平,投資近30億元,建設總里程達2700公里的縣道、鄉(xiāng)道、村道,使縣道全部達到二級公路標準,鄉(xiāng)道全部提升至三級公路以上標準,村道路面寬度不低于5米,村組通道路能順暢融入到農村公路網的大循環(huán)當中。

  “如今,楊店村家家都發(fā)展起了特色產業(yè),村里沒有一個閑散勞動力。”王虎介紹,村里有一條潛南干渠,原先有一座老化的橋梁,如今重建后能夠通行汽車,干渠另一側原本閑置的150畝坡崗地,通過引進龍頭企業(yè)辦起了扶貧產業(yè)園,已經帶動20戶貧困戶就業(yè)。

  “村里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都已經脫貧。”楊店村村委會主任孫曉靜說,今后還要充分利用交通便利條件,發(fā)展鄉(xiāng)村旅游和“一村一品”特色產業(yè),把游客吸引來、留下來,拓寬村民增收渠道,把脫貧攻堅成效鞏固好。

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微信掃一掃: 盡“掃”天下農商情

農業(yè)網編輯:agronetlnn首頁 打印 字體 [ ]

轉發(fā)到:

版權與免責聲明
①本網注明“稿件來源: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”的所有文字、數據、圖片和音視頻稿件,版權均屬“ 農業(yè)網”(Agronet.com.cn)所有,任何企業(yè)、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。凡經本網協議授權,在使用時必須注明“稿件來源: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”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②本網未注明“稿件來源: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”的文/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,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“稿件來源“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如擅自篡改為“稿件來源: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”,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,請及時與我們聯系。
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,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,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“農業(yè)網”(Agronet.com.cn)聯系。
本站所用的字體,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,請告知我們 service@agronet.com.cn,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