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区二区久久精品国产成人影院|久久久久亚洲女同一区二区|欧美动漫骚视频一区二区|国产亚洲欧美在线综合

首頁 | 品牌聲明 | 網站建設 | 網址導航 | 加入收藏
 
當前位置:農業(yè)網首頁 > 農業(yè)資訊 > 國內綜合 > 清遠連南:產業(yè)脫貧*到個人(圖)
清遠連南:產業(yè)脫貧*到個人(圖)
農業(yè)網   時間:2018/12/11 13:33:00  來源:清遠日報  閱讀數:391

產業(yè)脫貧

  地處粵北山區(qū)的廣東清遠連南瑤族自治縣,曾是廣東*貧困的縣。2015年,全縣69個村中的65個村,被核定為廣東省級重點貧困村,由此也得到了一系列“量身定制”的優(yōu)惠政策。

  2016年,出于全省統(tǒng)一布局的考慮,連南縣沒有被新確定的省級重點貧困村,也就沒再新增專門的對口幫扶資金。

  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,連南靠啥繼續(xù)完成脫貧任務?為此,記者專門深入這個三省交界、廣東省少數民族人口*多的貧困縣一探究竟。

  稻花香處魚兒肥

  遠在粵北大山深處的大古坳村一片陽光明媚。漫山稻黃季,稻香魚肥時,村支書兼村主任的唐孟更一家里,擠滿了特意趕來品嘗烤魚的客人。

  連南是瑤族自治縣,瑤族人口占全縣一半以上。瑤族群眾世居高山,道路不通、信息閉塞。作為當初村里*一個考出大山的高中生小唐,8年前成為了村里的“當家人”。

  依靠幫扶政策,兩輪6年下來,8個自然村491戶群眾從海拔800多米的山上搬遷下來;村里用幫扶資金入股了當地水電產業(yè),有了穩(wěn)定的分紅收入。外部的力量用足了,可內生力量從哪“長”出來呢?小唐的目光盯上了全村1000多畝的稻田,“不光要種稻,還要養(yǎng)稻魚”。

  稻田養(yǎng)魚,這可是瑤家人傳統(tǒng)的農耕技藝。通過扶持產業(yè)發(fā)展,村里田間修通了機耕路、加高了田基、設置了魚窩……稻田養(yǎng)魚成了產業(yè)。

  再加上連南本就是個山清水秀的好地方,礦業(yè)工業(yè)一退出,生態(tài)農業(yè)、生態(tài)旅游自然就成了當地的主打產業(yè)。于是,從2016年起,連南將前兩輪中“人人有份的扶貧資金”改為“產業(yè)發(fā)展獎勵補貼”。錢還是那些錢,變了“方式”,再加上與當地科研機構合作,“全村稻田養(yǎng)魚占到了整片稻田的90%”。

  學好手藝促增收

  歐六今年50歲,瑤家漢子,家中行六。2010年前在廣州做水果批發(fā)生意。錢一多、人一閑,迷上了六合彩,賠光了積蓄。經一事、長一智,歐六徹底明白了:好日子還是得靠自己辛苦得來。他回到了連南縣三江鎮(zhèn)城西村老家,租了7畝地,要憑自己植桑種果的本事,重新來過。

  不怕天有不測,只怕人無恒志。從第三輪開始,“斷奶”之后的連南縣也在總結著前兩輪中的經驗:給物、給錢、給苗,不如給走出貧困的真本事。“所以,*到個人、到產業(yè)、到生產組織,就成了第三輪扶貧工作的重點方向。”連南縣扶貧辦主任張其譽告訴記者。

  歐六的再*轉折,也因這個改變而開始。

  土地租下了,也折騰光了歐六*后的積蓄。時任縣蠶桑辦副主任鄧文光,自己掏腰包先幫他墊資買了果苗;鎮(zhèn)扶貧辦主任沈威感動于他的真誠,主動出面幫助解決5萬元政府小額信貸,還拉他加入了鎮(zhèn)里的扶貧基地———上有公司訂單托底、下有合作社土地整合,歐六成了全縣*個桑葚種植大戶,種植面積達到50畝。

  “只要肯下力氣,再窮也窮不倒有手藝的勤快人。”歐六用自身經歷總結的這個經驗,如今也成了連南縣扶貧的新思路。

  貸款貼息產業(yè)興

  政府的小額信貸,雖然能為像老歐這樣有技能的貧困者帶來資金支持,但也有個問題:審定程序比較復雜,至少需要兩三個月,所以至今能得到貸款的戶數還不太多。那還能不能有更快捷的資金支持平臺呢?有!

  “用好金融扶貧,降低貧困戶發(fā)展風險,也是我們這一輪的重點內容。”連南縣縣長唐金文告訴記者。

  通過省里牽線,由中國扶貧基金會下屬的小額信貸部在連南縣建立了廣東*家、也是目前*一家農業(yè)專業(yè)小額信貸公司中和農信,把凡是錄入征信名錄的農戶都作為貸款對象,額度5萬元以內,只需有人擔保3天便能放款;而原來的政府扶貧資金則改為“集中設立補貼資金池”,專門用于農戶從中和信貸公司的貸款貼息。

  “斷奶”后的連南,在新一輪*扶貧中,不僅沒有失去動力,而且還學會了自強自立。據統(tǒng)計,2017年連南全縣貧困人口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了8816元,超過6883元的脫貧標準,順利完成年度762戶2808人的脫貧任務,為全面完成*扶貧任務奠定堅實基礎。

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微信掃一掃: 盡“掃”天下農商情

農業(yè)網編輯:agronetlnn首頁 打印 字體 [ ]

轉發(fā)到:

版權與免責聲明
①本網注明“稿件來源: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”的所有文字、數據、圖片和音視頻稿件,版權均屬“ 農業(yè)網”(Agronet.com.cn)所有,任何企業(yè)、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(xié)議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。凡經本網協(xié)議授權,在使用時必須注明“稿件來源: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”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②本網未注明“稿件來源: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”的文/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,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“稿件來源“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如擅自篡改為“稿件來源: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”,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,請及時與我們聯(lián)系。
③因互聯(lián)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,本網無法及時聯(lián)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,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“農業(yè)網”(Agronet.com.cn)聯(lián)系。
本站所用的字體,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,請告知我們 service@agronet.com.cn,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