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区二区久久精品国产成人影院|久久久久亚洲女同一区二区|欧美动漫骚视频一区二区|国产亚洲欧美在线综合

首頁 | 品牌聲明 | 網站建設 | 網址導航 | 加入收藏
 
當前位置:農業(yè)網首頁 > 農業(yè)資訊 > 行業(yè)動態(tài) > 河南鄲城縣:“黑皮冬瓜之鄉(xiāng)”唱響四季歌
河南鄲城縣:“黑皮冬瓜之鄉(xiāng)”唱響四季歌
農業(yè)網   時間:2018/8/16 10:44:00  來源:魅力中國網  閱讀數:522

  近日,在河南省周口市鄲城縣錢店鎮(zhèn)后胡村的一塊冬瓜園里,只見郁郁蔥蔥的瓜架下,一個個冬瓜烏黑發(fā)亮、煞是喜人。今年62歲的胡樂然正在澆水,看著長勢喜人的冬瓜,胡樂然滿臉笑容。“我今年種了3畝春冬瓜,4畝麥茬冬瓜,春冬瓜現在已經長到10來斤重,再過幾天就能賣了!”

  鄲城縣素有“中國黑皮冬瓜之鄉(xiāng)”的美譽,這里盛產的黑皮冬瓜,表皮光滑淺棱溝,肉質致密品質優(yōu),全國聞名。近年來種植面積日益擴大,今年已經突破3萬畝。

  胡樂然是村里的貧困戶,瓜苗、農藥、化肥和搭瓜架的竹竿是村干部擔保賒來的,鄉(xiāng)里又專門指定技術員對他一對一輔導。找到了致富途徑的胡樂然干勁倍增,天天泡在冬瓜地里。“想脫貧,光指望政府不中,關鍵是自己拼命干,今年我的瓜長勢不錯,怎么著也能有2萬元收入吧。”談起未來的生活,胡樂然滿懷憧憬。

  鄲城縣貧困戶還采取入股分紅、勞務入股等形式種植冬瓜。后胡村村民胡天海因孩子上大學,家庭入不敷出致貧。后來在鄉(xiāng)里的指導下,用土地入股冬瓜種植合作社,他掰著指頭算,家里有3畝土地,每年收入1800元,自己在合作社當種植戶,一年能收入1萬多元,再加上分紅,每年2萬多元的收入十拿九穩(wěn)。“每天工作8小時,工資按月結,我也成了上班族!”如今,孩子大學的學費有了著落,胡天海臉上的皺紋也舒展開了。

  在鄲城,像胡樂然、胡天海一樣靠黑皮冬瓜致富的貧困戶比比皆是。當地種植大戶徐公林有著更高的收入,他從開始的七八畝發(fā)展到現在100多畝的種植規(guī)模。“我自己種冬瓜,自己聯系買家,平時組織40多位貧困人員來打工,2個兒子也從外地回來負責賣冬瓜,一年下來掙個100多萬元沒啥問題。”徐公林向記者展示了自己的微信聊天記錄:蘇州吳老板、廣東鄭老板……徐公林的老顧客們在為一個月后收購大戰(zhàn)提前熱身。

  村民胡天芳熱衷于做冬瓜“經紀人”。他年過六旬,但有著13年從業(yè)經驗,“每年從我手里賣出去的黑皮冬瓜有200多車,每車5萬斤,一個冬瓜季就有1000多萬斤。”提起自己的銷售業(yè)績,胡天芳很驕傲。每斤冬瓜胡天芳抽取傭金2分錢,算下來一年有20多萬元收入,“做經紀人不僅自己能致富,還能帶動大家都致富”。

  “秋冬季賣冬瓜,夏季賣竹竿,春季賣種子傳技術,一年四季掙錢都不閑著。”身為冬瓜合作社理事的胡樂鑫有著自己的生意經。胡樂鑫從部隊復員后,看到家鄉(xiāng)黑皮冬瓜的商機,回鄉(xiāng)創(chuàng)辦了冬瓜合作社。到了冬瓜收貨的季節(jié),合作社的成員在家里利用電腦緊盯各地市場行情,哪里缺貨就往哪里送,今年的冬瓜還沒有上市,合作社就接到了來自北京、天津、陜西等省市明年的訂單。對此,合作社決定大規(guī)模發(fā)展新瓜農,明年準備種植3000畝。

  “2000公里以內的城市,我們的冬瓜都能覆蓋。如今,在北京新發(fā)地蔬菜批發(fā)市場和大鐘寺蔬菜批發(fā)市場,河南省鄲城縣的黑皮冬瓜*受歡迎。我們依托黑皮冬瓜特色種植優(yōu)勢,強化村黨支部引領,合作社帶動助力*脫貧。對愿意發(fā)展黑皮冬瓜種植的貧困戶,免費供苗,免費提供技術指導,做好群眾穩(wěn)定增收的大文章。”錢店鎮(zhèn)黨委書記張波說。

  “黨的十九大提出鄉(xiāng)村振興戰(zhàn)略以來,我們以農業(yè)結構調整為抓手,牢牢抓住農業(yè)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,借助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大力發(fā)展特色種植,黑皮冬瓜已成為帶領貧困群眾穩(wěn)定脫貧的致富瓜。”鄲城縣縣長李全林說。

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微信掃一掃: 盡“掃”天下農商情

農業(yè)網編輯:agronetlouchaochang首頁 打印 字體 [ ]

轉發(fā)到:

版權與免責聲明
①本網注明“稿件來源: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”的所有文字、數據、圖片和音視頻稿件,版權均屬“ 農業(yè)網”(Agronet.com.cn)所有,任何企業(yè)、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(xié)議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。凡經本網協(xié)議授權,在使用時必須注明“稿件來源: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”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②本網未注明“稿件來源: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”的文/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,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“稿件來源“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如擅自篡改為“稿件來源: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”,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,請及時與我們聯系。
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,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,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“農業(yè)網”(Agronet.com.cn)聯系。
本站所用的字體,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,請告知我們 service@agronet.com.cn,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