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区二区久久精品国产成人影院|久久久久亚洲女同一区二区|欧美动漫骚视频一区二区|国产亚洲欧美在线综合

首頁 | 品牌聲明 | 網站建設 | 網址導航 | 加入收藏
 
當前位置:農業(yè)網首頁 > 農業(yè)資訊 > 市場評論 > 蒜價持續(xù)跌 種植宜輪作(圖)
蒜價持續(xù)跌 種植宜輪作(圖)
農業(yè)網   時間:2018/5/29 10:17:00  來源:經濟日報  閱讀數:427

蒜價

  5月26日,北京新發(fā)地農副產品批發(fā)市場大蒜批發(fā)均價為1.65元每斤,比一年前同日的3.4元每斤大跌52.86%。

  “現在市面上供應的冷庫蒜,價格自去年7月下旬進入下滑通道以來,一直延續(xù)下跌狀態(tài)。”卓創(chuàng)資訊股份有限公司分析師崔曉娜說。

  北方產區(qū)新蒜的上市時間在4月末5月初,每年*先上市的新蒜產自云南大理地區(qū)。蒜價持續(xù)大跌,冷庫存儲蒜商幾乎全部虧損,云南蒜農也虧損嚴重。

  “今年云南新蒜在后期很難出現反彈,原因是北方庫存大蒜目前的存量仍然很大,庫存干蒜在后期會面臨較大的銷售壓力??傮w上看,云南大蒜是擴種的,北方產區(qū)大蒜也是擴種的。等到北方產區(qū)新蒜大量上市時,新蒜價格有可能下降到近幾年同期的*點。”北京新發(fā)地農副產品批發(fā)市場統(tǒng)計部經理劉通說。今年云南新蒜上市比去年推遲了約一星期。原因是云南在上一個冬春季是暖冬,去冬今春則是冷冬。云南新蒜上市以后,價格一直處于緩慢下降過程中。

  什么原因導致大蒜價格同比大幅下滑呢?

  崔曉娜告訴我們,影響大蒜價格波動的*根本原因是供需關系。除此之外,人為因素、天氣因素以及其他突發(fā)因素都會令行情生變。供需關系在長期趨勢上影響著行情變化,人為因素可在短時間內刺激行情發(fā)生改變。2018年產新大蒜價格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的*根本原因是供過于求的矛盾比較突出。自2014年以來,我國大蒜價格開啟瘋狂上漲模式,在2017年上半年達到近10年以來的頂峰。主產地濟寧金鄉(xiāng)縣紅皮中混級蒜*收購價達到9.8元每斤。以2015年秋季種植、2016年夏季產的大蒜為例,按畝產2000斤計算,每畝凈收益可達6860元。在大蒜價格迅速上漲的過程中,種植戶收益相當可觀,因此從2014年以來,國內大蒜的種植面積不斷擴大。

  雖然2017年產大蒜價格較2016年同比大幅下滑,但蒜農仍有0.52元每斤的利潤空間,因此2017年秋播大蒜種植面積并未減少。據卓創(chuàng)資訊統(tǒng)計,山東、河南、河北及江蘇大蒜主產地2017年秋季播種大蒜種植面積約602萬畝。排除天氣因素,在與去年大蒜單產量持平的情況下,今年主產地新大蒜總產量預計將達680萬噸。除此之外,靠近蒜區(qū)但之前并未種植大蒜的地區(qū),不少農戶也增加了大蒜種植面積。從早熟蒜來看,產量并未明顯減少,不少地塊的貨源個頭比去年要大。今年已經上市的河南早熟蒜,地頭價格已經由4月初的1.2元每斤至1.5元每斤,下跌到0.5元每斤至0.6元每斤。去年4月中旬價格是2.6元每斤至2.7元每斤,5月中旬為1.2元每斤至1.6元每斤。今年價格比去年同期跌去一半,主要原因就是供應量過大。

  如何避免在周期性暴漲暴跌中遭受損失?崔曉娜建議蒜農合理規(guī)劃種植面積,在蒜價較低的年份不妨輪作小麥等其他作物。除此之外,當地政府、行業(yè)協(xié)會也要做好資訊服務,引導農戶合理種植。

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微信掃一掃: 盡“掃”天下農商情

農業(yè)網編輯:agronetljy首頁 打印 字體 [ ]

轉發(fā)到:

版權與免責聲明
①本網注明“稿件來源: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”的所有文字、數據、圖片和音視頻稿件,版權均屬“ 農業(yè)網”(Agronet.com.cn)所有,任何企業(yè)、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(xié)議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。凡經本網協(xié)議授權,在使用時必須注明“稿件來源: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”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②本網未注明“稿件來源: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”的文/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,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“稿件來源“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如擅自篡改為“稿件來源: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”,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,請及時與我們聯(lián)系。
③因互聯(lián)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,本網無法及時聯(lián)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,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“農業(yè)網”(Agronet.com.cn)聯(lián)系。
本站所用的字體,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,請告知我們 service@agronet.com.cn,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