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一個至少六、七兩,拿到手里就感覺沉甸甸的,這么大,顏色又亮,真喜人……”2月28日,記者走進勇峰合作社基地的彩椒大棚內,種植戶王吉環(huán)笑容滿面地告訴記者。大棚內,暖意融融,半米高的彩椒棵枝葉茂密,或紅或黃色的方方正正的大彩椒,綴于綠葉之間,有的半現,有的全現,特別靚眼。每棵植株上有4到5個,長勢旺盛,種植戶正忙著采摘成熟的彩椒,一堆堆,一袋袋,紅彤彤,黃燦燦,好一派紅紅火火的豐收場景。
早春時節(jié),聊城市高唐縣姜店鎮(zhèn)勇峰種植合作社的彩椒頭茬上市。“按每棚摘1000斤算,30個棚,能出售3萬斤不成問題”合作社負責人王勇峰說。問起市場行情,王勇峰介紹說,“現在不算高,3至4月份,才是銷售旺季,價格也*。目前,基地因棚少,產量達不到遠處大客商的要求,只能就近銷,價格低一些,大果5.2元左右,走通果4.5元左右。頭茬采摘后,植株會分叉,再次坐果,每棵能做到7至8個果子,大約一棵能結7斤左右。這種彩椒又稱“甜椒”,果型周正,個頭大、色澤鮮艷,很受市場歡迎?,F如今,人人追求綠色健康食品,彩椒生吃*,不僅味道鮮美還營養(yǎng)豐富,微量元素含量高,深受消費者青睞。”說起產量,就目前長勢,王勇峰很有信心。
近年來,姜店鎮(zhèn)在發(fā)展高效農業(yè)方面不斷向新型農業(yè)經濟體傾斜,即農業(yè)專業(yè)合作社的設施農業(yè)、*農業(yè)發(fā)展,并出臺相關的優(yōu)惠政策。勇峰合作社就是乘上高效集約溫室大棚政策的快車應運而生。年輕敢干敢闖的王勇峰,曾經經營過多年的農藥、種子、化肥銷售服務,和土地、農民朋友*熟悉,也*了解土地的經濟效益。要想富口袋,必須先富腦袋,先了解市場行情,再決定發(fā)展方向。他經過多方考察,認為普通的大棚菜已經滿足市場需求,要想有大效益,必須改種特色菜,種大棚必須設施設備先進,走高端種植、經營模式才行。2016年底,勇峰種植合作社和青島的華盛綠能科技有限公司合作,建起了30個智能化大棚,種植市場前景廣闊的“彩椒”。種植過程中,自動卷放簾、通風、控溫、水肥一體化,全程科學化生產,手機APP控制管理,省工,省時,還*。生產的蔬菜完全實現基地與超市無縫對接,實行產前、產中、產后一條龍服務。勇峰種植合作社走出了一條現代化、標準化、智能化生產的*農業(yè)之路。
在大棚基地的南側矗立著一排辦公房。其中,有一間擺放了許多的桌椅,室內還進行了*修。這間房子是做什么用的?面對記者的疑問,合作社負責人王勇峰說,這就是我們將要辦的“農民學校”。在一期大棚見效益后,就開始招工種棚意向戶或打工者,在這里對他們進行課堂技術理論培訓,然后再進行大棚現場參觀,讓種棚戶現身說法,介紹經驗。可以先在這里打工,免費學習種植技術,用眼見為實的效益,動員更多人加入到合作社,共同走上增收致富路。問起,下一步的打算,王勇峰略有所思地說,目前,就是棚太少,引不來大客商,價格上不去。*近,打算聯(lián)系二期建棚事項,彩椒市場前景廣闊,南方需求量大,對我們來說利潤豐厚,值得擴大規(guī)模,形成一個小產業(yè)。面對,彩椒的未來,王勇峰充滿了期待。
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微信掃一掃: 盡“掃”天下農商情